曼集团和瓦锡兰竞争白热化 中国船配企业危机重重
2011-03-16 14:43:14 翰宇 翰宇机电
在谈到生产线东迁计划时,瓦锡兰总裁兼首席执行官OleJohansson表示,“中国已成为一个强大的航运中心,其增长还将继续。整个航运市场在2009年持续低迷,瓦锡兰船舶发动机的订单量明显低于往年,而市场的竞争将不断加剧。通过在未来的关键市场发展生产和业务,我们将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与生产线重组相关的非经常性费用约为1.4亿欧元,瓦锡兰希望通过重组节约8000-9000万欧元的成本。
截至2009年底,全球约90%的船舶订单被亚洲船厂获得。“一旦行业的大范围复苏开始,亚洲将成为一个非常强大的造船市场,而中国正是这个市场的中心。70-80%的瓦锡兰船舶动力产品在欧洲生产,然而50%的市场份额已经在亚洲。”瓦锡兰在重组声明中表示。
到目前为止,瓦锡兰在中国有3家合资子公司(镇江、上海、青岛)、1家全资子公司(无锡)、8家专利许可生产企业、多个服务站。截至2008年底,瓦锡兰在中国拥有员工1400人。
瓦锡兰中国合资公司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加强高管人员的本地化,也是瓦锡兰中国策略的新变化。”
2009年走马上任的瓦锡兰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朱炯炯,先后就职于天纳克汽车工业公司和伊顿公司,1995年就被派往中国任经理。而在今年刚刚履新瓦锡兰中国船舶动力部副总裁兼总经理的曹之腾,曾在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扬子江造船集团公司担任要职,将“加深瓦锡兰与中国船东和造船机构的合作伙伴关系”。上述合资公司人士评价说。
瓦锡兰在声明中表示www.SOOQ.cn,公司2009年的纯销售额比2008年增长了14%。
船舶动力行业的老大——曼集团尚未公布2009年年报,但从去年前三季度的指标看,业绩并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