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动机安装规范
一、一般准则
1、冷却空气中不得含有酸性、碱性(如氨、氯、硫)以及其它对绝缘有腐蚀作用的气体。
2、安装地点海拔不超过1000米。
3、环境空气温度不超过40℃。
4、水冷却器用水之进水温度不超过30℃。
5、空气湿度最小5克/米3,最大相对湿度90%。
6、电机四周必须留有足够的空间,窗口附近尤其如此,以便检查和维护。
二、主控项目
1、安装基础必须坚固,不得开裂下沉,如安装处低于地面则基础不得渗水。安装场所必须保证所需冷风量的进出不受阻碍,排出的热空气不能直接进入进风口,要将进风口粘附的途中防灰保护纸垫去掉。
2、电机安装时,如不带底板或固定导轨,则须安装在一个耐扭抗振的钢结构底座上或安装在一个浇注基础的水泥底座上,带基础底座的电机校准,必须在底板与电机底脚用螺钉紧固的前提下进行,在基础底座和电机底脚之间要垫入总厚度为2mm左右的垫片,在电机第一次校准的时候,底衬应该尽可能放在基础底座上,待基础底座的浇注物完全固化后,原则上电机还要作一次校准,在旋紧固定螺钉之前,必须复查一下电机底脚面是否放平了。
3、对于电机基座的校准,最好是把被安装的电机和传动齿轮箱等先拆下来,用水平仪校准基座上加工过的支撑面,且保证该位置不再变动,然后安上电机,注意在电机底脚和基座支撑面之间,一般垫上总厚度约2mm的垫片,如果电机曾放在基座上一直没有拆开过,则在电机开动前也应检查一下校准的情况。
4、与电机安装底脚面(或凸缘面)相接触的基础面,其平面度为0.1毫米。
5、电动机与被驱动机械之间,建议采用弹性联接(例如指杆联轴器、齿轮联轴器等)。
6、联轴器组之间必须留有2-5毫米的间隙(大电机取大值,小电机取小值)作为转轴热膨胀之间隙。
7、电机轴中心线与驱动机械轴中心线必须处于同一弹性曲线上,其误差为△r<±0.1, △b<±0.1。
8、联轴器的套装推荐采用热套(加热方法可以是油溶、烘烤、感应加热等)加热温度可按(1)式求得。
t℃=δ+△/11×10-6×D+ t0℃ (1)
式中:δ——孔与轴的公盈量mm;
△——间隙可取0.2-0.4 mm;
D——轴颈mm;
t0——室温℃
三、线端标记及接线
1、在电机的出线盒盖板上装有一块接线标牌,电源馈电的方向必须与标牌所示方向相符,各绕组线端标记见下表:
绕组名称 |
线端标记 |
说明 |
电枢 |
A1、A2 |
|
换向极绕组 |
B1、B2 |
|
补偿绕组 |
C1、C2 |
|
他励绕组 |
F1、F2 F5、F6 |
他励绕组有四个线端。供串联、关联使用 |
串联绕组 |
D1、D2 |
特殊情况时使用 |
加热器 |
J1、J2 |
用户有要求时放置 |
|
T |
用户有要求时,测量控制使用 |
2、电机的接线一般按照所提供的接线图,接线前应检查接线柱与标记是否相符,接线要牢固可靠,相邻的电缆以及与接线盒内壁要保持尽可能大的距离,接线盒中有一个接地位置,且标有接地符号。
3、在装有外通风装置或轴向装有外通风装置的电机中,风扇叶轮的旋转方向必须同风机机壳上的箭头方向一致。风机的电动机,其额定电压与电源电压一致,输入电流应在直流电机装上风窗盖板待风机电动机运行发热后进行测量,并在直流电机运转和静止时分别进行测量。
4、校准
即使采用了弹性或柔性联轴器偶接,电机也必须进行仔细的校准,否则会造成运转不稳定及轴承过载,偶接轴相互间不允许有角度或平行度方面的偏移。
在电机底脚下面加入或抽去垫片,两个轴可以调整到同样的高度。两轴的精确校准,可采用两只百分表同时进行轴向和径向测量,当转过一转时,在百分表中就确定了误差。两个测量必须同时进行,这样在按一个百分表作修正时,另一个百分表的校准即不受干扰,在两个校对的位置中测量值的最大误差不超过0.05mm。
如对校准工作具有丰富的经验,且联轴器制造精度较高,亦可用一根刀口平尺进行校准。在两个联轴器上划一根公共线,然后用平尺搁在标记线上用光隙检查法进行校准。联轴器的轴向间距可用塞尺测量,此间距不得低于规定值,否则电机承受危险的轴承轴向力。
四、安全保护
1、除非另有说明,电机都必须有效可靠的接地。
2、所有能导致人身、设备和器材遭受损伤的故障,仅靠报警装置发出信号是不够的,而必须迫使停机或关断电源。
3、电枢回路内的过电流保护装置,其整定值按技术标准或技术协议。
4、当励磁绕组发生故障(断电或励磁电流低于极限值)时,应自动切断电枢回路的电源。
5、外通风的电机,如风路发生故障(风量、风压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将电枢回路和励磁回路的电源立即切断。
6、电机应该配备过速保护装置,如系恒定磁场。可采用磁场电流监控装置,如系可变磁场可采用离心开关、测速发电机、脉冲发生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