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安装部及验收规范<二>
机械设备安装部及验收规范<二>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4地脚螺栓、垫铁和灌浆
4.1地脚螺栓
a)埋设预留孔中的地脚螺栓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地脚螺栓在预留孔中应垂直,无倾斜。
(2)地脚螺栓任一部分离孔壁的距离a应大于15mm;地脚螺栓底端不应碰孔底。
(3)地脚螺栓上的油污和氧化皮等应清除干净,螺纹部分应涂少量油脂。
(4)螺母与垫圈、垫圈与设备底座间的接触均应紧密。
(5)拧紧螺母后,螺栓应露出螺母,其露出的长度宜为螺栓直径的1/3~2/3。
(6)应在预留孔中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拧紧地脚螺栓,各螺栓的拧紧力应均匀。
b)当采用和装设T形头地脚螺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T形头地脚螺栓与基础板应按规格配套使用。
(2)埋设T形头地脚螺栓基础板应牢固、平正;螺栓安装前,应加设临时盖板保护,并应防止油、水、杂物掉入孔内。
(3)地脚螺栓光杆部分和基础板应刷防锈漆。
(4)预留孔或管状模板内的密封填充物,应符合设计规定。
c)装设胀锚螺栓应符合下列要求:
(1)胀锚螺栓的中心线应按施工图放线。
胀锚螺栓的中心至基础或构件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胀锚螺栓公称直径d的7倍,底端至基础底面的距离不得小于3d,且不得小于30mm;相邻两根胀锚螺栓的中心距离不得小于10d。
(2)装设胀锚螺栓的钻孔应防止与基础或构件中的钢筋、预埋管和电缆等埋设物相碰;不得采用预留孔。
(3)安设胀锚螺栓的基础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10MPa。
(4)基础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有裂缝的部位不得使用胀锚螺栓。
(5)胀锚螺栓钻孔的直径和深度应符合《规范附录三的规定》,钻孔深度可超过规定值5~10mm;成孔后应对钻孔的孔径和深度及时进行检查。
d)设备基础浇灌预埋的地脚螺栓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地脚螺栓的坐标及相互尺寸应符合施工图的要求.
(2)地脚螺栓露出基础部分应垂直,设备底座套入地脚螺栓应有调整余量,每个地脚螺栓均不得有卡住现象。
e)装设环氧树脂砂浆锚固地脚螺栓,应符合下列要求:
(1)螺栓中心线至基础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4d,且不应小于100mm;当小于100mm时,应在基础边缘增设钢筋网或采取其他加固措施;螺栓底端至基础底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2)螺栓孔与基础受力钢筋的水电、通风管线等埋设物不应相碰。
(3)当钻地脚螺栓孔时,基础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10MPa;螺栓孔应垂直,孔壁应完整,周围无裂缝和损伤,其平面位置偏差不得大于2mm。
(4)成孔后,应立即清除孔内的粉尘、积水,并应用螺栓插入孔中检验深度,深度适宜后,将孔口临时封闭;在浇注环氧树脂砂浆前,应使孔壁保持干燥,孔壁不得沾染油污。
(5)地脚螺栓表面的油污、铁锈和氧化铁皮应清除,且露出金属光泽,并应用丙酮擦洗洁净,方可插入灌有环氧砂浆的螺栓孔中。
(6)环氧树脂砂浆的调制程序和技术要求:
(一)环氧砂浆的调制按下列程序进行:
首先将环氧树脂加热至60~80℃,然后加入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并拌和均匀。待冷却至30~35℃时,再加入乙二胺,经拌和均匀之后,再把30~35℃的砂子加入,最后拌和均匀
(二)调制环氧砂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环氧树脂加热应是增加流动性及排除内部气泡;加热时不应放在火上直接加热,可在烘箱或水浴、砂浴池内加热,加热温度不宜超过80℃。
2.当加入乙二胺时,环氧树脂基液的温度不得高于35℃。
3.加入砂子的温度应为30~35℃。
4.调制时,环氧树脂的一次配量宜为2kg。
(三)调制及浇注环氧砂浆时应做施工记录,并应做试块,当发现质量问题,或螺栓数量多,或螺栓的部位重要时,可在现场进行抗拨检验。
(四)环氧砂浆调制完毕,应迅速进行浇注,并应立即将螺栓缓慢旋转插入。
(五)当螺栓插入后,应立即校正螺栓的平面位置和顶部标高,然后用洁净的小石子等予以固定。
(六)浇注后的环氧砂浆,应经一定时间养护后,方可进行设备安装。
(七)当采用风动凿岩机成孔及调制环氧砂浆时,应采取防尘、防毒的安全措施。
4.2垫铁
a)找正调平设备用的垫铁应符合各类机械设备安装规范、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1)斜垫铁的材料可采用普通碳素钢;平垫铁的材料可采用普通碳素钢或铸铁。
(2)斜垫铁和平垫铁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厚度h可根据实际需要和材料的材质和规格确定。斜垫铁的斜度宜为1/10~1/20;对振动较大或精密设备的垫铁斜度可为1/40。
(3)采用斜垫铁时,斜垫铁的代号宜与同代号的平垫铁配合使用。
(4)斜垫铁应成对使用,成对的斜垫铁应采用同一斜度。
b)当设备的负荷由垫铁组承受时,垫铁组的位置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个地脚螺栓旁边至少应有一组垫铁。
(2)垫 铁 组 在 能 放 稳 和 不 影 响 灌 浆 的 情况下,应 放 在 靠 近 地 脚 螺 栓 和 底 座 主 要 受 力 部 位 下方。
(3)相邻两垫铁组间的距离宜为500~1000mm。
(4)每一垫铁组的面积,应根据设备负荷确定。
(5)设备底座有接缝处的两侧应各垫一组垫铁。
c)使用斜垫铁或平垫铁调平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承受负荷的垫铁组,应使用成对斜垫铁,且调平后灌浆前用定位焊焊牢,钩头成对斜垫铁能用灌浆层固定牢固的可不焊。
(2)承受重负荷或有较强连续振动的设备,宜使用平垫铁。
d) 每一垫铁组宜减少垫铁的块数,且不宜超过5块,并不宜采用薄垫铁。放置平垫铁时,厚的宜放在下面,薄的宜放在中间且不宜小于2mm,并应将各垫铁相互用定位焊焊牢,但铸铁垫铁可不焊。
e)每一垫铁组应放置整齐平稳,接触良好。设备调平后,每组垫铁均应压紧,并应用手锤逐组轻击听音检查。对高速运转的设备,当采用0.05mm塞尺检查垫铁之间及垫铁与底座面之间的间隙时,在垫铁同一断面处以两侧塞入的长度总和不得超过垫铁长度或宽度的1/3。
f)设备调平后,垫铁端面应露出设备底面外缘;平垫铁宜露出10~30mm;斜垫铁宜露出10~50mm。垫铁组伸入设备底座底面的长度应超过设备地脚螺栓的中心。
g)安装在金属结构上的设备调平后,其垫铁均应与金属结构用定位焊焊牢。
h)设备用螺栓调整垫铁调平应符合下列要求:
(1)螺纹部分和调整块滑动面上应涂以耐水性较好的润滑脂。
(2)调平应采用升高升降块的方法,当需要降低升快时,应在降低后重新再作升高调整;调平后,调整块应留有调整的余量。
(3)垫铁垫座应用混凝土灌牢,但不得灌入活动部分。
j)设备采用调整螺钉调平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不作永久性支承的调整螺钉调平后,设备底座下应用垫铁垫实,再将调整螺钉松开。
(2)调整螺钉支承板的厚度宜大于螺钉的直径。
(3)支承板应水平,并应稳固地装设在基础面上。
(4)作为永久性支承的调整螺钉伸出设备底座底面的长度,应小于螺钉直径。
k)设备采用无垫铁安装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根据设备的重量和底座的结构确定临时垫铁、小型千斤顶或调整顶丝的位置和数量。
(2)当设备底座上设有安装用的调整顶丝(螺钉)时,支撑顶丝用的钢垫板放置后,其顶面水平度的允许偏差应为1/1000。
(3)采用无收缩混凝土灌注应随即捣实灌浆层,待灌浆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方可松掉顶丝或取出临时支撑件,并应复测设备水平度,将支撑件的空隙用砂浆填实。 (4)灌浆用的无收缩混凝土的配比宜符合本规范附录六的规定。
l)当采用座浆法放置垫铁时,座浆混凝土配制的技术要求及施工方法。
(一)混凝土配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配置座浆混凝土所采用的原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修订本)》的规定。座浆混凝土的胶结材料应采用塑性期和硬化后期均保持微膨胀或微收缩状态的和泌水性小,且能保证垫铁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达到75%以上的无收缩水泥,砂应采用中砂,石子的粒度宜为5~15mm。
2.座浆混凝土的塌落度应为0~1cm;座浆混凝土48h的强度应达到设备基础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座浆混凝土应分散搅拌,随拌随用。材料称量应准确,用水量尚应根据施工季节和砂石含水率调整控制。并应将称量好的材料倒在拌板上干拌均匀,再加水搅拌,视颜色一致为合格。搅拌好的混凝土不得加水使用。
(二)施工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设置垫铁的混凝土基础部位凿出座浆坑;座浆坑的长度和宽度应比垫铁的长度和宽度大60~80mm;座浆坑凿入基础表面的深度不应小于30mm,且座浆层混凝土的厚度不应小于50mm。
2.应用水冲或用压缩空气吹、清除坑内的杂物,并浸润混凝土坑约30min,除尽坑内积水。坑内不得沾有油污。
3.在坑内涂一层薄的水泥浆。水泥浆的水灰比宜为2~2.4∶1。
4.随即将搅拌好的混凝土灌入坑内。灌筑时应分层捣固,每层厚度宜为40~50mm,连续捣至浆浮表层。混凝土表面形状应呈中间高四周低的弧形。
5.当混凝土表面不再泌水或水迹消失后(具体时间视水泥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季节而定),即可放置垫铁并测定标高。
垫铁上表面标高允许偏差为±0.5mm。垫铁放置于混凝土上应用手压、用木锤敲击或手锤垫木板敲击垫铁面,使其平稳下降;敲击时不得斜击。
6.垫铁标高测定后,应拍实垫铁四周混凝土。混凝土表面应低于垫铁面2~5mm,混凝土初凝前应再次复查垫铁标高。
7.盖上草袋或纸袋并浇水湿润养护。养护期间不得碰撞和振动垫铁。
m)当采用压浆法放置垫铁时,其施工方法宜符合如下的规定:
(一)应先在地脚螺栓上点焊一根小圆钢。小圆钢点焊的位置,应根据调整垫铁的升降块在最低极限位置时的厚度、设备底座的地脚螺栓孔深度、螺母厚度、垫圈厚度、地脚螺栓露出螺母的长度经累计计算确定。点焊位置应在小圆钢的下方;点焊的强度应以压浆时能被胀脱为度。
(二)将焊有小圆钢的地脚螺栓穿入设备底座地脚螺栓孔。
(三)设备用临时垫铁组初步找正和调平。
(四)将调整垫铁的升降块调至最低位置,并将垫铁放到地脚螺栓的小圆钢上,将地脚螺栓的螺母稍稍拧紧,使垫铁与设备底座紧密接触,暂固定在正确位置。
(五)灌浆时,应先灌满地脚螺栓孔。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的75%后,再灌垫铁下面的压浆层,压浆层的厚度一般为30~50mm。
(六)压浆层达到初凝后期(手指掀压还能略有凹印)时,应调整升降块,胀脱小圆钢,将压浆层压紧。
(七)压浆层达到规定强度的75%后,应拆除临时垫铁组,进行设备的最后找正和调平。
(八)当不能利用地脚螺栓支承调整垫铁时,可采用调整螺钉或斜垫铁支承调整垫铁,待压浆层达到初凝后期时,应松开调整螺钉或拆除斜垫铁,调整升降块,并将压浆层压紧。
n)设备采用减震垫铁调平,应符合下列要求:
(1)基础或地坪应符合设备技术要求;在设备占地范围内,地坪(基础)的高低差不得超出减震垫铁调整量的30%~50%;放置减震垫铁的部位应平整。
(2)减震垫铁按设备要求,可采用无地脚螺栓或胀锚地脚螺栓固定。
(3)设备调平时,各减震垫铁的受力应基本均匀,在其调整范围内应留有余量,调平后应将螺母锁紧。
(4)采用橡胶垫型减震垫铁时,设备调平后经过1~2周,应再进行一次调平。
4.3灌浆
a)预留地脚螺栓孔或设备底座与基础之间的灌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b)预留孔灌浆前,灌浆处应清洗洁净;灌浆宜采用细碎石混凝土,其强度应比基础或地坪的混凝土强度高一级;灌浆时应捣实,并不应使地脚螺栓倾斜和影响设备的安装精度。 c)当灌浆层与设备底座面接触要求较高时,宜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或水泥砂浆。
d)灌浆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仅用于固定垫铁或防止油、水进入的灌浆层,且灌浆无困难时,其厚度可小于25mm。
e)灌浆前应敷设外模板,外模板至设备底座面外缘的距离不宜小于60mm。模板拆除后,表面应进行抹面处理。
f)当设备底座下不需全部灌浆,且灌浆层需承受设备负荷时,应敷设内模板。
机械设备安装部及验收规范<四>
机械设备安装部及验收规范<三>
机械设备安装部及验收规范<一>